
新聞資訊
專業設計開發和生產數字編碼器、電子開關和高低壓連接器等產品
TTC金粉軸、靜音茶V2 Pro 和 金茶V3 三種TTC機械軸體驗分享
2020-07-29 14:09
以下文章來源于stanleyjie的外設分享 ,作者stanleyjie的外設分享
一、聊七聊八
說到TTC,應該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鼠標評測貼里面的滾輪編碼器,還有鼠標微動。而我之所以知道TTC有做軸體,源于2017年的時候,我對一把達爾優鍵盤采用的軸體感到好奇,因為達爾優之前都用凱華的軸體,突然變成了自主軸體,兩者之間的手感有著很細微的差別,而且那時也有聽聞,雷柏早期的自主軸體也是TTC出品,就拆了一個軸體探探究竟,果不其然軸體是TTC出品。
這些年,國產軸體品牌也多了起來,什么凱華、高特、佳達隆、冠泰、龍華等,但是不知什么原因,TTC一直沒有把自己的軸體單獨進行推廣,我們只有TTC做關鍵詞,在網上搜索時,才會發現其實冰豹跟小米鍵盤已經是在用TTC的軸體。
最近,當得知TTC 開設了TTC官方自營店,也發布了一些軸體后,憑著當年對它家的良好印象跟對新軸體的好奇,入手了幾種把玩。
二、金粉軸、靜音茶V2 Pro 和 金茶V3
▲要試軸體就要整整齊齊的。兩盒包裝,內載三種新軸體,金粉軸、靜音茶V2 Pro 和 TTC金茶V3,一網打盡。
▲ 盒裝模式大概就是這樣了,一個蘿卜一個坑,下有一格裝載一個軸體,上有塑料蓋防止軸體跳出而凌亂不堪,中還設有回字格能混裝若干軸體,一個包裝盒至少有110個軸體,能保證組裝一把鍵盤。
▲翻翻箱底,找出幾年前熱拔插軸剛流行時,我買過來收藏的一個軸體。不論優劣,不枉加比較,我覺得這個包裝有可以參考之處的。
第一 小盒包裝靈活。1盒裝載15個軸體。按照我的角度,我當初買熱拔插軸體,就是想把原有的熱拔插鍵盤改良成適合自己手感的一把鍵盤,有的鍵位要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進行更換。如果是整把鍵盤全換的話,那我不如買一把全新的鍵盤。
▲第二 收納軸體牢固。采用鋁板挖孔后裝載軸體,美觀又牢固,倒翻的話軸體都不會掉出。對我來說,軸體的收納跟鍵帽一樣,放置牢固性非常重要,所以但凡好一點的鍵帽,無不在收納盒上下功夫。
▲第三 軸體標識清晰。包裝盒上直接就寫了軸體類型跟數量,標識清晰明了。
▲不過包裝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少了一把拔軸器,還好我手頭有很早前特地保留的一把。這東西比拔鍵器還稀缺,還關鍵,沒有拔鍵器的話,我還能用指甲,兩根回形針組成簡易工具拔鍵帽,沒拔軸器的話,軸體還真的難拔。
▲三種軸體,從上到下分別是金粉軸、 金茶V3和靜音茶V2 Pro ,初接觸從顏色跟命名上好像有點亂,簡略說,按軸體手感大類分為兩類,粉軸跟茶軸;按聲音功能分為兩類,正常軸跟靜音軸。
一直以來,我們根據軸芯顏色的不同來稱呼cherry軸,并在把軸體的手感與顏色形成的相關的對應。比如常見的四大軸體,青、黑、茶、紅,青就是有段落感,并聲音清脆,以此類推。國產軸體剛開始出來時,也是按照這樣的規則,但是從雷蛇開始,這個規則就打破,我個人理解,有利有弊,弊就是對我們這種大量接觸各種鍵盤的人來說,記憶容易混亂,利就是容易形成品牌自己的特色跟優勢領域。
▲ TTC走的也是自定義軸體顏色路線,不得不說,軸體顏色還是挺賞心悅目的,金粉軸,金茶軸,從軸底座的或金黃或橙色,到軸芯的嫩粉,用的都是亮色,在見慣了黑色底座,青黑紅棕軸芯后,TTC確實給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。
▲可能也有人說軸體再漂亮又怎么樣,蓋上鍵帽后不都一樣了,不過對于我們正在熱插拔的人來說,這個感受是確確實實存在的。
三、拆解
▲裝模作樣的拆解下,都是標準的mx結構軸體,由透明軸蓋,軸芯,底座,彈簧,金屬片構成。
▲金屬片,軸體質量的關鍵點之一,早期老鍵盤很多故障是由于軸體金屬片氧化、生銹導致。
▲三種軸體的金屬片的比較
▲軸蓋跟底座
▲軸體的核心--軸芯,帶來不同手感的關鍵,看圖片很明顯的能看出三種軸芯的不同,也很顯然的推斷出靜音茶靜音的關鍵所在。
值得一提的是拆解的時候能感受到軸芯外加的油脂,能更加保障手感的順滑跟不卡頓。當然這種油脂也不是越多越好,太多的話我覺得容易黏上更多的灰塵,或者凝固引起故障,起到反效果。
▲彈簧,很有意思的2點:
1.金粉軸的彈簧鍍金黃燦燦,不拆解還不知道這么漂亮。
2.兩個茶軸的彈簧居然不一樣長短跟圈數。
▲查了下TTC官方數據,金茶V3的段落壓力為55g,段落行程0.9mm,導通行程2.0mm
靜音茶的段落壓力為55g,段落行程0.7mm,導通行程2.0mm。我們知道,段落壓力取決于彈簧,兩種茶軸同等出發壓力的情況下,彈簧的圈數跟跟長度相差卻挺多,這就很有意思了,應該結合了靜音圈這個變數參數,從而保證手感壓力的統一。
四、使用
1.拔插
▲插 這回特地去搞了一把熱拔插鍵盤--HEAVY SHELL Barix87機械鍵盤。熱拔插鍵盤跟熱拔插軸體的意義就在于簡便,軸體的兩個金屬腳對準軸板的兩個孔,用力按下即可,無需焊接。上一次的熱拔插還是在16還是17年的事情,現在這把鍵盤的插軸,我感覺要比之前的更緊,而且這把鍵盤的軸孔是反向的,剛開始插的時候經常會插錯。
▲拔 插簡單,但是拔就沒那么容易,在有順手的工具同時,我印象中以前拔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在于卡扣,如果卡扣的塑料材質太軟,經常會出現卡扣都抓變形,抓斷的情況。這三個軸體的卡扣塑料質量似乎還行,在我的操作下,目前的數次反復拔插中,并沒有出現變形情況。
鍵帽 軸芯跟鍵帽的配合問題,不過貌似以往更多的問題出現在鍵帽柱的精度上面,很少有人怪罪于軸芯,這回用的鍵帽還不錯,所以雙方都沒有出現問題。
2.手感體會
靜音茶跟金茶 慢慢按下兩種軸體時,靜音茶的手感跟金粉茶幾乎是一致的,無論是壓力感還是段落感;但是閉上眼睛細細體會,能感受到靜音茶的觸發有微弱的提前,靜音茶的觸發更快,金茶稍慢;當正常快速打字時,這種體會感削弱,幾乎感受不到,更多的是體會到金茶打字的清爽跟靜音茶的潤物細無聲。茶軸軸體的聲音,大部分來自于在快速按下時,觸底發出的啪的聲音。而靜音茶,剛的拆解中看到,軸體中間有一圈白色靜音圈,應該是由它引起的緩沖,導致軸體快速觸底后幾乎無聲。值得稱道的是這種緩沖仍保持了mx軸的機械味,而沒有靜電容的薄膜味。
金粉軸的觸發行程跟櫻桃紅軸一樣,觸發壓力較櫻桃的的45g還輕了8g,只有37g,手感的話比較玄妙,軸體觸發直上直下,輕盈順滑,沒有明顯的發澀等短板,下限很高,并且由于這把鍵盤的較重的鋁合金底座,及質量較好的pbt鍵帽的加持,又拉高了軸體的上限。
3.聲音
這回我對TTC軸體感興趣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靜音軸。機械鍵盤打字的聲音要遠遠超過薄膜鍵盤,許多對環境靜音要求較高的地方就沒法使用機械軸,比如大學宿舍,家里臥室等。剛手感體會的時候,我能明確感受到,靜音茶軸在保持了相對的機械手感同時,也極大減小了軸體聲音,接下來我用量化的數據供大家參考一下。
測試環境:夏天,傍晚,室內,開有空調外加風扇
測試軟件 iphone+noiselab
▲首先測試室內背景音,分貝大概在 50上下浮動。
▲接著測金粉軸,正常的快速打字情況下,分貝最低61,最高67,大部分數據在64,65上下浮動。
▲金茶軸,分貝最低60.2,最高65,大部分數據在62,63之間波動。
▲靜音茶軸 最低51.7,最高55.4,大部分數據在52跟53之間浮動。
在生活實際的具體表現就是在所上場景中,我用金粉軸,金茶軸打字時,是有明顯的聲音發出,而靜音茶,在空調聲跟風扇聲的掩蓋下,幾乎沒有過多的聲響,只有靜靜的沙沙聲。
4. 燈光
▲ 以往我們見到的大部分軸體,透光上蓋在燈珠上方位置都是采用中空的透光孔,讓背光直接透過,而這回TTC在軸體上則有個很特殊的設計,在透光孔這里采用了凸鏡設計,從而放大了背光。
▲背光效果,那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實際上,都必須有用啊,人家都上了凸鏡了。
五、總結
我有限的幾周使用,并不能完全的評測出這幾種軸體的好壞,特別是質量方面,雖然官方的參數都標明它們有著6000萬次或更高的壽命,對于這個數字,我是不置與否的,這么多年在外設圈的沉浸帶來的經驗,真正能檢驗軸體質量的只有時間跟市場。不過TTC這回出的軸體,我覺得大家倒是可以放心一試,首先,這個是免焊軸體,即使出了問題,也可通過換軸輕松解決,然后,在手感方面,幾種軸體并沒有什么問題,金粉跟金茶都有著類似mx軸的傳統手感,輕松上手,而靜音茶軸,則絕對是對環境聲要求較高的人的不二選擇。
相關新聞